第74頁(第1/2 页)
因此,我建議轉入防禦。
史達林贊同了這一建議。
&ldo;對的。&rdo;他說,&ldo;請轉入防禦,並對部隊進行整頓。關於爾後的任務將會專門下達命令。&rdo;
大本營1944年5月6日的訓令批准轉入防禦。
就這樣,3月末到4月初,進至羅馬尼亞雷代烏齊、奧爾格耶夫、杜博薩雷地區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轉入了防禦。
紅軍解放右岸烏克蘭的戰鬥行動是1944年冬春決定性的事件,它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戰略意義。1944年1月到4月,蘇軍在烏克蘭使希特勒匪徒的主要集團(共100餘個師)遭到了嚴重失敗,將其向西趕了250‐450公里。
敵人在右岸烏克蘭交戰中的潰敗,動搖了德軍在整個蘇德戰場上防禦的穩固性。德國法西斯統帥部在1944年1月到4月這段時間裡,從德國,羅馬尼亞、匈牙利、法國、南斯拉夫和丹麥向右岸烏克蘭調來了34個師和4個旅,還從陸軍總指揮部預備隊和蘇德戰場其他地段調宋9個師。
烏克蘭第1、第2、第3方面軍實施戰役的結果,進攻任務完成了。右岸烏克蘭又回歸了祖國,數百萬蘇聯人從法西斯奴役下解放了出來。
德國法西斯最大集團的失敗,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南部的戰略局勢。我軍前出到喀爾巴阡山後,割裂了敵戰略戰線,破壞了&ldo;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和&ldo;北烏克蘭&rdo;集團軍群之間的協同(4月5日起,&ldo;a&rdo;集團軍群改名為&ldo;南烏克蘭&rdo;集團軍群,&ldo;南方&rdo;集團軍群改名為&ldo;北烏克蘭&rdo;集團軍群)。
紅軍向羅馬尼亞境內的推進,使東南歐各國政治局勢極端地尖銳化,引起了這些國家統治集團的驚慌和不安。安東內斯庫、霍爾蒂和其他希特勒傀儡也明白,法西斯德國的崩潰為期不遠了,並且是不可避免的。
希特勒集團害怕人民起義,並且為了控制自己的盟友,1944年3月不得不向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投入自己軍隊的補充人員。然而,無論投入什麼,都不能挽救法西斯的厄運。
希特勒匪徒已無力阻止蘇軍的猛攻,這一點已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安東內斯庫1944年3月26日給希特勒的信和克萊斯特元帥同一天的電報非常明確地反映了這一點。
羅馬尼亞法西斯頭目在自己的信中承認,在捷爾諾波爾到布格河河口灣一線,情況非常嚴重。特別使他不安的是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集團&ldo;在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和卡緬卡之間強渡過德涅斯特河,深深地楔入了我軍(德國羅馬尼亞部隊‐‐作者注)配置地域,其先遣部隊已在普魯特河以西30公里的斯特凡內什蒂,雅西地域&rdo;。
安東內斯庫看到情況危急,預先就對德軍統帥部此時正準備的反攻能否成功表示懷疑。
眾所周知,這次反攻除了在雅西以北的持久戰鬥以外,確實未取得任何結果,並且德國羅馬尼亞軍隊在這些特久戰鬥中也遭到了重大損失。
希特勒不顧自己僕從的警告,未把自己的部隊調到普魯特河,而命令頑固地防禦比薩拉比亞。這也是後來德國羅馬尼亞軍隊在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中被殲的原因之一。
希特勒就當時的情況定下的決心,以及由此而來的德軍行動計劃,從&ldo;a&rdo;集團軍群司令員克萊斯特元帥給各集團軍司令員的電報中看得很清楚。這封電報給部隊下達了防禦任務。
這樣一來,德國羅馬尼亞軍事首領們就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並對前途感到一種無法飾掩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