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七十一章 便橋大操、終南棠棣

第七十一章 便橋大操、終南棠棣(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興晉大明安國公

前秦,長安西北約四十里處,西渭橋。

西渭橋始建於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因與長安城便門相對,也稱便橋、便門橋,至唐代,又稱咸陽橋。

唐初,突厥兵臨渭水,唐太宗與頡利可汗就是在這裡達成和議,殺白馬立盟,史稱渭水之盟、便橋之盟。

後世橋廢,明嘉靖年間,冬春以舟為橋,夏秋船渡,成為秦中第一大渡,即長安八景之一的咸陽古渡。

由長安西去,無論經褒斜、陳倉等諸道進入巴蜀,亦或過隴坂出西域,西渭橋幾乎是必經之地,因此在許多古人詩賦中,也是常被提及的送別之處。

比如杜甫《兵車行》中的“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又如王維《送元二使關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西渭橋北岸就是渭城地界,向北不遠就是其縣治。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正月,苻堅以去歲赴長安朝貢的車師前部王彌真、鄯善王休密馱各率本部為嚮導,命呂光持節征討西域。

苻堅親自在建章宮為呂光踐行後,正是在西渭橋,呂光與送行至此的呂氏親舊一一敘別,併為嫡子呂紹、侄子呂隆分別取字永業、永基。

臨行之際,當時已經四十六歲的呂光,放下杯盞,撫著左肘舊傷,在子侄面前感慨道:“此去域外,恐不復見終南之棠棣。”

僅僅不到九個月後,苻堅兵敗淝水,訊息斷絕的呂光剛帶兵走出數百里的沙漠,到達焉耆國。

呂光自幼好田獵武事,成年後身長八尺四寸(約一米九八),即便近些年來多俯身案牘,平日裡挽弓執槊,以為消磨,從未間斷。

呂光二十一歲時,隨苻堅征討幷州張平,將單馬往來衝陣、無人能制的猛將張蠔刺落,但左肘也被擊傷,傷愈後不時復發,筋絡結節,曲張成團,形成印痕般凹凸不平的肉瘢,徵西域時愈發嚴重,肉印有如巨霸二字。

棠棣是一種灌木,秦、巴山間多有分佈,也作常棣,《詩經》中就有《常棣》一篇,訴說周人兄弟之情,曹植《求存問親戚疏》中亦有提及,“中詠棠棣匪他之戒,下思伐木友生之義”。

——————

眼下,正值建元十六年(380年)仲秋,自苻堅設立教武堂,不久又與值宿郎衛授學省並,已半年有餘。為察驗成果,受學的中兵少年郎衛,除當值、病號,盡數會集於此,進行閱操。

參加演練的中兵,都是值宿宮城的禁衛,分作左右兩部,以日晷、漏刻計時,於西渭橋北岸輪流攻守。

西渭橋兩岸多為溼地,枯、豐時節各有不同,仲秋水流由豐轉枯,細土沉澱的河床邊緣逐漸裸露,灘塗深入岸上數里,除了葦地、泥澱,還有滿地人頭大小扁狀卵石的石灘,將操演選在此地,正是為了模擬之前淮北之戰的地理。

楊定、慕容楷、楊邕、姜飛、彭晃、俱石子、強延、王詠、杜進、康盛等會操軍將,皆為前秦青年將領中的精英,劃分部伍,各領職守,依照方位次第列陣,一切都還井井有條。可不久後,部伍進入選定為戰場的河灘溼地,開始攻守相持,各軍相繼亂作一團,全數拉胯。

因淮北之敗,彭超自盡,俱難被貶為庶民,但兩家子弟仍多有任用,俱石子即俱難之弟。而作為盧水胡世酋的彭氏,族人更是遍佈關隴,涼州彭濟,河州彭奚念,新平彭沛谷,貳城彭晃,皆是各有部眾數萬的豪酋。

苻洪之母,苻健、苻雄之母,都出自姜氏,苻堅廢殺苻生即位,姜氏仍是倍受信重的外戚。

強氏為苻健後族,強延之父強懷,原是苻生做淮南王時的部將,陣亡於桓溫北伐關中之役,卻趕上苻健病逝而未得封贈。強延母親樊氏為姑臧侯樊世族侄,加上自恃亡夫有功,在苻生

目錄
霍先生,春夜誘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