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2/3 页)
年2 月,比克瑙分營動工前夕,希姆萊派遣德國大學教授、工程博士岑卡爾前來奧斯維辛化驗水質。他於同年3 月26日寫的書面報告提出,奧斯維辛集中營所使用的水水質極差,不但不適於飲用,就是連洗漱也不宜。黨衛軍駐奧斯維辛守備部隊長官處為此下發命令:奧斯維辛的水質和空氣都有害於健康,因此禁止黨衛軍官兵飲用未經煮沸的水,也不得用此水洗滌,以免引起嚴重疾病。儘管如此,納粹當局仍然堅持在這裡建立集中營,其險惡用心不外乎就是儘快加速囚犯們的死亡。
1940年4 月,正在達豪集中營任職的黨衛軍上尉魯道夫&iddot;霍斯,因工作成績顯著,被希姆萊提升為即將成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司令官。他的班底包括:從克拉科夫黨衛軍騎兵隊中調來的一批官兵,從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要來的幾十個德國刑事犯,當地的納粹占領當局撥給他的200 名猶太勞工。不久,以當年奧匈帝國時期的一座火藥庫的20間平房和前波蘭菸草公司下屬的一家分公司的建築為依託,霍斯及其下屬開始在奧斯維辛鎮外圍的扎索拉區興建這座後來聞名全球的殺人魔窟。兩個月後的6 月14日,第一列載著700 名波蘭政治犯的列車抵達奧斯維辛集中營,成為最初的囚犯。一批黨衛軍中下級軍官也到此擔任各級管理人員,守備部隊也擴充到上百人c 同時,納粹地方當局開始遷移當地居民,1940年11月,扎索拉區的居民全被遷出,巴比迪、布達。雷斯科等遠近村莊的居民也被陸續遷出。
根據中央保安總局的規劃,維斯瓦河與索瓦河河漢地帶大約40平方公里的大片空間,都屬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範圍之內。繼1940年夏天接見霍斯後,希姆萊又於1941年3 月第一次視察奧斯維辛集中營。在全面巡視了集中營與臨近地區後,他指示霍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面積應擴大,以便能夠關押3 萬人;還要在通往比克瑙的鐵路兩側建造一座能夠關押10萬名蘇軍戰俘的新集中營,這個新營要遠離奧斯維辛鎮。1941年10月,工程博士漢斯&iddot;卡姆勒率領的黨衛軍經濟管理總局三處的一批官員來到奧斯維辛。漢斯提出,要在比克瑙建造一座足以容納20萬戰俘的大型集中營。計劃中的大集中營立即動工,比克瑙鐵路兩側的莊園全被拆毀。這個新營包括三個營區,整個可以容納14萬人;第四個營區未及建成,計劃容納6 萬人。奧斯維辛地區的集中營經過不斷擴建,到1943年已經容納了3 萬人;而比克瑙分營已經關押了15萬人。殺人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求集中營當局繼續擴建。到戰爭結束,奧斯維辛已經包括主營(又稱1 號營)、比克瑙分營(又稱2 號營)、布納分營(又稱3 號營)。此外,主營還管轄著另外39個衛星營,遍及上下西里西亞的廣大地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