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5 页)
口,祈递交‘湄云’大兵轮内交袁生财小儿收入,甬北浮石亭袁托寄”。
对集邮家而言至为珍贵的清末实寄封里,透露出的是一名“湄云”舰水兵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信件寄于1894年,和大部分船政军舰的水兵一样,在“湄云”舰上当水兵的收信人袁生财也是浙江宁波人,他的父亲托前往北方的亲友顺利带到了这封信。信中的内容实际是这名水兵父亲的绝笔,老父亲告诉千里之外从军的儿子,自己病入膏肓,来日无多,而家中又难以维持度日,让儿子设法尽快汇银缓解家里的生活难题。
小水兵拿着这封信辗转反侧,不知道是否能凑到银子汇往家中,也不知他能否再见到父亲。战火连天的岁月里,这名水兵生死不明,而他珍藏的家信在日军俘虏“湄云”后流落到了日本。百年后这些信件重新进入中国人的视线,伴随着这名水兵的故事,原本只是档案里几个文字而已的“湄云”和她的姊妹舰们竟突然生动了起来。
【注释】
(1)《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2)《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6页。
(3)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4)“捕獲砲艦湄雲搭載兵器の部摘載”,录于《陸軍省大日記——明治27、8年“戦役戦利兵器関係書類”》,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档案影印件。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
(5)《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6)《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页。
(7)《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2…53页。
(8)《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9)《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4页。
(10)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
(11)(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262…265页。
(12)(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262…265页。
(13)《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4页。
(14)(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266页。
(15)(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266页。
(16)《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7页。
(17)(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257页。
(18)(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317页。
(19)(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327页。
(20)(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上,1957年版,第318页。
(2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5,上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