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頁(第1/2 页)
卻是禮部林欲輯。
「老尚書差矣,向民間借錢,並非沒有,我朝太祖就曾經向沈萬三借錢、成祖靖難時,也曾有商人資助。」
朱慈烺早有準備,不等林欲輯繼續說,就用一句淡淡地「太祖和成祖」堵住了他的嘴。
「這……」
林欲輯無法再說,如果是其他,他還可以反駁,但說到太祖和成祖,他就只能避讓了。
「太祖成祖時,商人都是心甘情願,此時又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次輔陳演問。
朱慈烺再轉回來:「當然是令他們看到,朝廷保證還錢的制度和誠意。」目光再望向御座上的崇禎帝,拱手道:「父皇,朝廷向商人借錢,付利息,約定期限歸還,並立下票據為證。就如民間商人,相互借貸一樣,並沒有什麼丟人。天子借錢,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的百姓,為了京畿幾十萬百姓不至於哎哎受餓,聖人云,愛民如子,豈不正是如此?」
聽到此,原本皺著眉頭,似有抗拒的崇禎帝,點了一下頭,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
說起來,崇禎十二年,他低聲下氣的向勛貴和朝臣們請求募捐,那臉面早就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那才是本朝本代,他老朱家,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丟臉事情呢。
不理會群臣的嗡嗡,朱慈烺繼續道:「朝廷向民間借銀子,應叫國債。剛才聽大司農說,戶部空缺在一百萬兩,兒臣以為,朝廷就發行一筆特殊的國債,定額一百萬兩,年息六厘,即借朝廷一百兩銀子,朝廷來年還他一百零六兩,國債票券可分十兩、五十兩、一百兩三種,一年為期,不但商人,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朝廷信譽保證,到期一定兌換,只要朝廷做出保證,兒臣以為,籌集一百萬兩銀子,還是有可能的。有了此筆銀子,朝廷就可以安然渡過年關,到明年年底,再償還此筆國債。有一年的時間做緩衝,戶部就多了許多閃躲騰挪的空間。」
說完後,深深一鞠。
「不可,寅吃卯糧,何況還多付了六兩銀子,豈非是便宜了那些奸商?」
「如果不成,你可有其他辦法?」
「想來想去,倒也是一個緩解朝廷危機的良策。」
殿中議論,嗡嗡而起。
第803章 朝堂激辯
群臣議論聲十分激烈,懷疑聲和支持聲此起彼伏。
總體來說,反對者占據多數,支持者只是少數,一來大明官員頑固,大部分的官員都難以接受新鮮事物,二來,朝廷向百姓借錢,有失體統,第三,對國債能否籌集到一百萬兩銀子,表示疑問——如果朝廷捨出了面子,最後卻沒有借到錢,豈不是變成了笑話一場?不可,不可啊。
少數開明的支持者認為,這是籌集銀兩,渡過年關的唯一辦法,朝廷向商人借錢,並沒有什麼丟人,去年河南巡撫衙門做的就很好,朝廷如果不效仿,難道是要看著災民餓死、凍死嗎?
對大多數人的反對,朱慈烺一點都不意外,他目光望著御座上的崇禎帝,等崇禎帝說話,耳朵卻豎起來,聽群臣的議論,對於每一個支持或者是反對他的論點,都記在心中,一會論證的時候,再一一引用,或者解釋釋疑。
「說來容易……但出錢如割肉,商人未必肯借啊。」崇禎帝沒有說話,次輔陳演先發出感嘆。
朱慈烺轉向他:「商人和富家的存銀,都藏在自己地窖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灰塵不知道落了多少層,只所以不願意出借,一來是備災,二來是擔心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即便是有忠義之心,想為國家分憂,但卻也是報效無門。去年,河南巡撫衙門,按時按價,還清了糧米欠款,給朝廷肅立了威信,只要能解開商家富人的心結,去除他們的擔憂,商人們算盤一打,發現既能賺取利息,又能為朝廷分憂,他們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