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不害,安平太。”这是老子所说的“常无欲”而能“观其妙”的圣者,始终契入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状态,他们见相离相,见有观空,知境唯是心造,唯极性业识所现,虽见境见相,而不被其物象所束缚和迷惑,能时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见自本性(执大象),“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出污而不污,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不粘不著,能转物自在,逍遥“法外”。相反,“常有欲”的凡夫,“乐与饵,过客止”,见色贪色,见相著相,被五色、五音、五味等所挂碍,被物所转,不能自主,五音(乐)五味(饵)等六尘,使“常有欲”者(过客)心不自由,贪恋不舍(止)。同是六尘,“常无欲”、“观其妙”的圣者,见相见性,六; 尘“还同正觉”;而“常有欲”、“观其徼”的凡夫,见相著相,“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不管从理相还是从事相来看,“常无欲”与“常有欲”、“妙”与“徼”皆是同一“常道”的两种境界的展现和两种属性的观念,故称为同出而异名。不管是“常无欲观其妙”,还是“常有欲观其徼”,同是圣人所证悟的玄妙之道。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这一段老子讲得特别深,这一章实质上有好多东西和佛学是相通的,两个大智慧者都认识到“玄之又玄”的东西,其中好多东西是雷同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当你把这个精神理解了之后,你再看《道德经》和佛经,你互相参看,就会融会贯通。就知道圣人们对“玄之又玄”的认识是统一的。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笑啥呢?佛陀的笑就是“妙”啊!体现着“妙”。这种“妙”用“有欲”的语言不能传递了,就用“以心传心”的“妙”来交流,这就是“常无欲”达到“玄之又玄”的境界和层次,认识到“众妙之门”的微妙之所在。
修道的过程,就是无欲观其妙的过程,就是认识“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的过程。如果达到“众妙之门”的境地,就才能真实的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玄妙”。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前半部分讲极性世界事物的极性存在和极性属性,后半部分讲如何驾驭极性规律,如何在极性规律的制约中,摆脱极性规律的束缚。我们处于极性的世界,极性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极性的两端组成的,形成对立的统一。质子和电子形成中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形成了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形成分子;细胞核和细胞质形成细胞;男人和女人组成家庭;太阳和月亮形成昼夜;夏至和冬至形成一年;引力和斥力形成平衡;正数和负数相消为零,这等等都是极性事物的显现。连我们的思维意识都是极性的观念,我们的极性思维是我们极性世界中最根本的极性,最主要的极性,也是一切极性的源渊。所以,主客观的极性属性,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根本规律,极性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受这种根本规律的制约。我们要是认识了极性世界的极性事物的这种属性,就能准确地理解老子的大智慧。老子的大智慧就在于认识了道的非极性属性和朴散为器的极性属性。一部《道德经》就是讲非极性的“道”、“朴”、“无名”等和极性的“器”、“有名”等的智慧认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