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2/2 页)
;朔爾內(1892‐1973)。
主要乙級納粹戰犯,納粹陸軍元帥。
費迪南德&iddot;朔爾內1892年6 月12日生於慕尼黑。青年時代曾在巴伐利亞近衛步兵團服役一年,以後人慕尼黑大學攻讀哲學和近代語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迅即報名參戰。在與羅馬尼亞軍隊作戰中,他獲得普魯士高級勳章,並晉升為中尉。戰爭結束時,他擔任第21步兵營某連連長;並獲准留在部隊繼續服役。1923年互五月,他奉命率部鎮壓啤酒館暴動,然而他不久卻接受了納粹主義。波蘭戰役結束後,他因戰功晉升為少將。以後他相繼率部參加了入侵希臘和蘇聯戰役,屢立戰功。由於狂熱地擁護納粹制度,戰爭後期成為希特勒的親信。1944年3 月,朔爾納獲得橡樹葉勳章,並調任陸軍總司令部民族社會主義督導部部長。任該職14天後,又被破格提升為上將。同年4 月,又被任命為蘇德戰場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7 月改任權力更大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 1月擔任防守柏林門戶的奧得河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4 月,希特勒將他晉升為元帥。在希特勒的政治遺囑中,朔爾納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作為一名估惡不梭的戰犯,朔爾內直到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仍命令駐紮在捷克境內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對盟軍負隅頑抗,阻止了戰爭迸程儘早結束,增大了作戰雙方的傷亡人數。二戰後,美軍將他引渡給蘇軍。他作為納粹戰犯受到蘇聯軍事法庭審判,並判處25年監禁的重刑。1955年蘇聯同西德改善關係,朔爾內被提前釋放,並送到東柏林。但他拒絕留在民主德國,而於同年回到慕尼黑。1957年,慕尼黑法院的檢察官發布公告,搜集朔爾內的戰爭罪行材料,不久判處他4 年徒刑。
2 .保羅&iddot;路德維希&iddot;馮&iddot;克萊斯特(1881‐1954)。
重要的納粹乙級戰犯之一,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他是納粹德國上層集團策劃入侵波蘭、荷蘭、比利時、法國、南斯拉夫和蘇聯的侵略罪行的重要參與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