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1/2 页)
日本的侵略行為在英國人和美國人心裡所激起的不滿和憂慮還沒有以任何積極的政治行動表現出來,日本人還可以找到似是而非的理由使自己相信,他們在這方面不用害怕。那時英國畢竟要以全力忙於應付歐洲爆發新戰爭的威脅,美國又似乎無意以犧牲它自己所鍾愛的孤立去促進一個能保障民主安全的世界的實現。然而,對劫數難逃的日本人說來,凶事的初步預兆已經隱約可見了。雖然還沒有第三方公開幫助中國人抵抗他們的日本侵略者,日軍僅僅由於中國土地之廣大、地勢之艱險就已經前進不得了。這個階段出現軍事上的僵持是使日本人感到沮喪的,因為征服和統治中國乃是建立一個在日本控制下自給自足的東亞共榮圈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如果日本在由於美國的孤立主義以及英國和蘇聯忙於歐洲事務而造成的特別有利的條件下,尚遠遠未能達到它在中國的目標而處於&ldo;阻滯&rdo;狀態中,那未,它的前途又何堪設想?即使在那位寫判決書的天使筆下添上&ldo;諾門坎&rdo;一詞,或禍不單行得依靠這個或那個外國來源,這倒不是一個不良的來源。它本可以在住後的日子裡更大量地以滿洲的大豆從德國手裡換取它在這方面所需要的東西,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隨後英國對德國的封鎖,阻止了此項貿易的發展。
地在1939年8月又宣告達成蘇德交易以及在1939年7月美國政府宣告廢除現行的日美商務123條約以前,僅就1939年3月日本在中國所處的那種軍事形勢而言,就足以使日本人感到萬分沮喪了。
日本人的政治信念之荒謬更使他們當時面臨的處境具有諷刺性。對一個冷酷的外國觀察家說來,從物力的統計數字上估計一下日本的侵略力量,就可以知道,即便是它想用全力把整個東亞置於其控制之下的當前計劃,看來也完全是難以實現的事。然而,一個虔誠的愛國的日本人如果不把當天的議事日程視為日本的非辦不可的一部分事務,而竟容許他自己產生什麼別的想法,那他就犯了&ldo;思想危險&rdo;的罪。一個具有正統思想的日本人當時有責任相信,日本的終極使命就是征服全世界。日本不是眾神之鄉嗎?在它中間不是有著一位永遠體現在在位天皇身上的當今之神麼?這種自作自受的政治迷信就象一扇磨盤一樣掛在日本人的脖子上。無論在日本或日本以外,沒有一個活著的人會在1939年春天夢想到,在六年多一點的時間內,日本的命運乃由神定的神話‐‐曾經倖免於柏利准將的顯靈‐‐竟毀於美國的一顆原子彈。
第三章 德國及其侵略範圍 第一節中東喬治?e?柯克 (一)中東在地緣政治上的歷史作用
1939年,中東雖然在幅員上相當英國諸島的三十三倍還多一些,但其人口卻不到英國諸島的兩倍。該地區的大部分是人口稀少的半沙漠,大部分人口集中居住在有限的幾個地區。然而這個區域作為一個整體的重要性,卻是和它的低密度的人口以及這一點所代表的不發達經濟完全不相稱的。
中東是我們迄今所知道的最早文明的中心,它在當時文化上的領先地位一直保持到西方編年史上的&ldo;中世紀&rdo;,那時它的水平才開始下降,軍事和政治部處於不穩定狀態。這時開始趕上前來的西歐仍需要中東作為它的中轉站,以便取得遠東的昂貴難得的產品,它們無論在數量上或品種上都多於中東所能供應的。中東作為貿易中心的作用由於十字軍東征而加強了,可是在公元1500年發現了駛往印度的較為暢通的好望角航路以後,其重要性便大大地降低了;中東在經濟上因而成了一泓死水,其古老的土著文化看來也已到了衰朽階段。
然而好動的兩歐人是不會完全置中東於不顧的。從他們在印度洋的商業統治權處於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