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人不可能都想明白自己的事,任何人都需要一种倾诉和指导。我首先认为佛法给了我这种指引,所以我有了帮助自己和众生的勇气与信心。佛法的智慧和力量的指导,被“个”人架成了伞,也是人生活的保护。因为思想正确了,情绪顺畅了,行动的表达都会适合。个人的行动适合了你,适合了我,适合了他,保护了身心平衡的同时,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就适合大家的需要,就和谐了。伞是互为使用的,佛法与思想也是互动的,你有用的,同时也是别人有用的,那就是佛法好的开悟,因为每个人都会认可好。撑起的伞坏了,除非修好它,否则只有扔掉它,东西如此,更何况面对自己无用的思绪和思想。
发心愿的开始,影响人的意识,用放下小我修道此心,修心与舒心皆为同源。
“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在为功名利禄奔走,只是发端的愿望、方式和收获不同,我们自身的小我没有理由要求他人对自己好,不强求别人的友谊、奉献和爱,多用自己的宽厚仁慈和能力去获得忠诚,用舒心法则的平和去获得超然的处世态度,成为一个内心安详、为众人欢迎的人。
心印 七(12)
人无完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从心理学上研究,希望别人做人做事都好,是绝对的自私。人们通常习惯严格要求别人,坚决放任自己。心要装得下你梦想的成就,你需要的人,也要藏得住你讨厌的一切。孔子提出主动改变自己的最低要求:端正仪容、和颜悦色、语言温和。世上的事,常因心情而变。心情好,事情就有缘向好的方面转化;心情坏,事情也就有可能向坏的方面转化。子张所谓“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尊重品德好、才能高的人是一种气度;容纳普通人,同情才能品德有欠缺的人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得到众生的尊重与爱戴。
你在信里问:人真正的解放是人能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吗?我想说:不管信不信佛的人都会说:“因果。”社会给了我们一个框架,规矩和法律又给了我们一个枷锁,因此我们可以把人定为一个“因”(口为社会,人脑袋中间一横,用枷锁制约你的思想和言行)而存在的社会人。有了这个因,就会有个果。人总是要在口子里生活,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只是存在于遵循社会的原则下的生活状态。人没有真正的解放,既然形成了有秩序的社会,那么人必须服从社会所产生的规矩才可以。否则脱离了“枷锁”和原则就变成了“囚”,那就是犯罪,就是结果。要被关进去的,就更谈不上解放和自由。我们要适应这个社会所给我们的因,不要悲伤我们得到得少了,也不要幸运我们吃穿无忧的果。解放自己应该是在构架的规则和要求中,让心习惯于平常,习惯于平淡。这个因果是不容易的,也是最难得的。
你每每的痛苦思想和圆满的内心苦求,让遥远的我感觉到你的内心如此沉重。从你的名字上看你是一个正义感和道德观很强的人。事物的正反两性,是人为规定的,规定了一个正的,那另一个就是反的。如果这个社会最开始把你的正义感和道德观定义为反的,那这个社会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状况,那时正的人同样痛苦。世界上没有好坏之分,把事物区分开来在于人的头脑中立场和观点的对立和选择,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沉重带给别人?我们没有义务让别人与我们同样沉重。虽然你只是写在信里,但从你的名字不难看出,你控制不了你这种沉重不表现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不自觉地让周围的人担上压力,压力解除的最好办法就是干掉你或是用火山一样的爆发淹没你。
正视自己内心和思想的痛苦根源。让自己多痛几次,让自己多哭几次,让心情好好地发泄,痛能够清醒,泪能够明目。没有了痛,便没有了知觉,没了知觉人就麻木了,人麻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